巴西里约热内卢的故事(2)
巴西里约热内卢的故事(2)
一月的河
真实的历史往往有不少无厘头的故事,里约热内卢的名字,就源于一场误会。
早在1502年,距哥伦布第一次到达“新大陆”仅10年,葡萄牙探险者从内陆来到这里,他们把海湾当作一个宽广的河口,因为当时是1月份,于是就把这片依山临海的土地命名为“一月的河”,很浪漫的名字。 葡萄牙语中,里约是“河”,热内卢是“一月”的意思,现在巴西人,一般亲切地把这里简称为“河”,既里约。
里约的“身世”颇为传奇。里约曾经是巴西的首都,但它的故事远不止于此,它甚至还成为过葡萄牙帝国的首都——唯一一个不在欧洲、却成为欧洲国家首都的城市。
当时巴西是葡萄牙殖民地,担心强盛一时的拿破仑攻占葡萄牙,王室贵族来此避祸,宣布迁都。十多年后,葡萄牙王子宣布巴西独立,建立新的国家,称帝彼得罗一世,里约成为新国家的首都。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误以为里约是巴西的首都,其实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远在内陆地区,那是一座充满超现实主义建筑的奇幻小城。
太阳从云缝中透下光芒,高楼背后的山顶上,闪现出救世主耶稣像的身影。耶稣略微低着头,目光慈悲怜悯,它平展着双臂,张开胸怀,庇护着整座城市。这座38米高的耶稣巨像宛如海市蜃楼,矗立在城市上空,它是里约、甚至是巴西的标志。
里约山顶的耶稣是世界最大的耶稣像,被评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虽然不信基督教,但我心底涌起一股暖流,想起巴西电影《精英部队》主题歌的一句歌词,“我要告诉我的兄弟,这里也是上帝的土地”。
耶稣脚下
安顿好旅社,我急不可待地去拜访耶稣像所在的“驼背山”,除了巨像,那里还是里约的制高点,是纵览全城风貌的最佳地点。在公交车站等车时,遇到一位健谈的巴西阿姨,她用葡语仔细叮嘱我,你是外国人,人生地不熟的,出门一定要加倍小心,包要看紧,别和陌生人说话,谁跟你说话都不要理会……我边点头边偷偷暗笑,巴西人确实热情开朗,她觉得自己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了,不算外人。
刚被嘱咐过“别和陌生人说话”,一上车,就遇到不得不说的。一个年轻帅气的巴西小伙子居然用纯正的中文跟我打招呼,“北京来的吗?我最爱吃烤鸭!”原来他曾在中国读书,还有一位中国的女朋友。“本来不怎么吃辣椒,我女朋友总逼我吃,现在特喜欢川菜。”他的汉语不但好,还时不时带出点儿京片子,我们一起缅怀了半天中国菜。
遇到这么可爱的里约人,之前的顾虑扫除大半。山上没有公交,找了一位出租司机兼导游,他是位头发卷卷的小伙子,肤色深棕,看不出是长期日晒的结果还是本来就黑。山路蜿蜒曲折,路两边都是葱郁的树林,林间山花美艳,鸟鸣清脆。看过三毛的一篇里约游记,她也走过同样的路,而且明知道这条路不安全,因为风景好,她曾徒步下山。
里约的出租司机跟北京的“的哥”一样能侃,他说常有犯罪分子隐藏在树林中,突然现身,打劫路人。几个月前,还有一辆旅游巴士被劫,其中有中国人。我确实看过这条新闻,不过那伙匪徒不是普通的坏人,他们劫持了巴士中的某国外交人员,放走了其他乘客。刚放松的神经又不由得紧张起来,司机看出我的小心思,哈哈大笑说,我很强壮,来了坏人我保护你!
我们顺利上山,司机尽职尽责,哪里容易看景、何处适合拍照,一一指点,还特地带领参观半山腰的免费小公园,里面有几只比猫还小的绒猴,可以喂它们面包。观景台上,放眼西望,浩瀚的大西洋海天一色。在国内时,经常在去东部沿海,那时也是西望,憧憬一下大洋对岸的北美。现在西望,海那面是非洲,越过非洲是印度洋,过了印度洋再往北才是我们中国,离家可真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