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坪山旅游景点之文化遗存(1)
天坪山上不仅是佛教文化的传播地,也是传统文化积淀地。从天井大寨的修筑工程、从太和古桥兴建与岁修,从天星寺的火毁重建,从梨园的发展建设等诸多事例中都能看见天坪人勇于奋斗的身影及可歌可泣的事迹。他们的言行深受中国传统的“行善”、“孝悌”文化影响,历史上的天坪山,仅宗教寺庙场所就有十多处,最著名就是天心寺、荔枝寺。天心寺已再度辉煌,荔枝寺却仅存遗址。
天坪山旅游景点之文化遗存(1)
1.天心寺 | 寺庙位于天坪山的中部,著名的“夕阳古道”绕寺而过,寺庙座落在海拔约670米五堡莲花山的中心部位。深山藏古刹,天星寺周边环绕的浅丘地貌,契合了佛祖禅坐“莲花佛台”的佛家禅语,其地形地貌契合了“到此般般放下,从此步步高升”禅教意境,也应对了佛经所言的“从烦恼得到解脱而生于佛国净土的人,都是莲花化生的”旨意,故寺庙被命名为“天心寺”。也有当今佛学者将天心寺感叹为“仰望星空,叩问心灵”的风水净地。 |
---|---|
2.夕阳古道 | 天坪山上的夕阳古道,是老巴县东南路的主要通道,它东南连南川至滇黔,西南接“黄桷古道”入渝。今存的夕阳古道青石板路面,宽的2米多,窄的近1米。天坪山的夕阳古道不是指一条道,而是泛指多条通向山外的很多条乡间大道。 |
3.功德牌坊 | 在天坪山上,就有一座三重檐额大牌坊。据史料记载:廖春瀛,字海山,巴县东里太和乡人(今巴南区天量寺镇),出生于清嘉庆六年(1802年),为官三年就告归故里,在家乡设馆办学,因他善于教育,培养了一批人才。 如编修黄钏音,进士邹峄,举人岑克纯、张载谦等,皆是他门下弟子。他有社会责任感,大行善举,解决了义渡的经费问题,修造大船36艘,建造义渡管理官房6间,经3个月时间,于是年的四月初二开船渡人,县人将义渡取名“海棠溪”,此义渡沿用百余年。 春瀛卒于清咸丰十一年(1866年),鉴于他的生平事迹,县人众议给他立功德牌坊,后朝廷下旨钦定“乐善好施”的牌坊题额。 |
4.古桥对石塔 | 清咸丰六年,乡绅廖春瀛主持募捐重建,于丫溪河响水滩处打造一座三孔的卷拱石桥,长16丈,定名三品桥。该桥由条石砌成,上有栏杆,桥面中间有一古钱形流水眼,两端有石梯各12阶。后来,三品桥经多次岁修,人们将桥易名为太平桥,寓天下太平之意。距太平桥约20米的地方,有一座焚字塔,建于清代嘉庆八年,石质结构7级楼阁式,塔顶园形,塔身呈六边形,层层上收。整个塔身高8.88米,共四层。 |
5.说花文 | 天坪山上,还有厚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有趣的就是说花文。说花文是以语言文字的形式,把人们生产、生活中的情感和身边的客观事物,以声、形、意、情描述出来,具有一定的艺术特色和现实价值。 |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