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秋到香港维园看彩灯赏双月
本月27日至10月2日,香港旅游发展局(旅发局)将举办“香港中秋节”大型活动。届时,维多利亚公园内将会展出高约18米的巨型月亮彩灯,旅客可以近距离观赏“巨月”。另外,今年首次开设的“彩灯廊”和“中秋市集”,让旅客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香港热闹的节日气氛,与家人朋友共度佳节!
“李锦记彩灯大观园”是今年香港中秋节的焦点活动之一,同时也是“2012香港设计年”的活动之一。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耸立于水池上高18米,直径约21米的巨型彩灯——“万灯喜月”,取“月”与“悦”的谐音,寓意中秋佳节阖家团圆、幸福美满,也为香港增添了一份喜悦。
巨型彩灯的主体耸立于水池之上,周围有多个小灯笼相伴,代表“万灯”,池中还有一条小路,让参观者可以进入彩灯内部参观欣赏,彩灯内悬挂着可调节明暗的灯笼,视觉效果如浮动的光云。
“万灯喜月”由比利时建筑师高仕棠先生,以及加拿大建筑师AdamFingrut先生合力设计,曾荣获全港设计大赛优胜奖。设计灵感源自传统的中式灯笼和“嫦娥奔月”,散发出耀眼光芒,象征着传说故事中嫦娥与后羿的凄美爱情。这个巨型彩灯除了设计极富特色外,在制作上也融入了环保元素如幼钢架、竹枝、木、环保LED灯泡及弹性布料等,全都可以循环再利用。
活动期间设立于维园的“彩灯廊”和“中秋市集”,将邀请本地商户设置摊位,售卖中秋节食品及礼品,让维园内洋溢着浓郁的中秋节日气氛。此外,在中秋节当晚(9月30日),维园内还将上演精彩的舞火龙表演,让更多旅客有机会观赏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香港维多利亚公园简介
维多利亚公园位于原英租界,东面为维多利亚道,又称中街(今解放北路),南面为咪哆士道(今泰安道),西面为海大道(今大沽北路)。1886年前,这里还是一个臭水坑,英租界工部局将水坑填平后建成公园,于1887年6月21日英国维多利亚女皇诞辰50周年之日正式开放,故称“维多利亚公园”,又称“英国公园”。
该公园占地18.5亩,呈方形。在造园的设计上,以英国传统风格为基础,吸收了中国园林自由式布局的手法,形成了半规则半自然式的中西合璧园林。1890年5月,英租界当局在花园北侧建成了一座欧洲古典风格的城堡建筑,为英租界内最高行政机构工部局,名“戈登堂”。1900年又将从海光寺抢来的大钟置于公园的东南角,作为消防报警使用。1919年,为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的英国士兵,又将消防大钟移走,在原址建起了一座约5米高的欧战胜利纪念碑。
1942年,公园南侧的咪哆士道改名为“南楼街”,故公园也改名为“南楼公园”。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名为“中正公园”。新中国成立后,定名为“解放北园”,人民惯称之“市府公园”。如今,处于天津政治中心的解放北园,基本上保留了原维多利亚公园的总体格局,虽原有建筑不存,但公园里的设施更加齐备,环境更加清新。
公园内除了绿茵处处的休憩处外,可供市民使用的活动设施繁多,包括一个拥有三千多个座位的网球中央主场、硬地足球场、网球场、手球场、篮球场、壁球场、泳池、模型船水池、以及餐厅等等,可满足不同市民及游客的需要。所以常常看到人山人海,甚是热闹,到处充满生气。
而最吸引游客的不只是它的设施和环境。因维多利亚公园地点适中,交通方便,是大型户外展览理想的地方,故每年港岛的年宵花市以及香港花卉展览均用此为户外展览场地,很多内地游客也会选择在香港过一个特别的农历新年。更甚的是许多大型娱乐和国际活动也是常在此处举行,常可看到许多名人、政要在此出现。
香港维多利亚公园拥有历史、美貌、注目于一身,这正正是香港一个小小的缩影。在这里可看到香港人生之百态,种种香港不同的气氛,很适合游客休息和认识香港之用。